华侨港澳台联考培训学校 > 学习资讯 > 深圳联考中国港澳台侨联考学校:华侨生参加港澳台联考,真的有优势吗?

深圳联考中国港澳台侨联考学校:华侨生参加港澳台联考,真的有优势吗?

2025-07-27阅读:67次



“400分上清北”“低分进985”——这些关于港澳台联考的宣传语,曾令无数华侨家庭怦然心动。然而,2025年联考本科录取率跌至52.86%,顶尖高校分数线飙升70分,这一原本被认为是“低分红利”的通道,如今却显现出重重隐忧。

稿定设计-13.jpg



一、制度解码:

华侨生如何“入场”?

港澳台联考,全称为“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、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考试”,由教育部命题、面向港澳台及华侨身份考生统一组织。2025年,共有378所高校参与招生。

华侨生参与需满足以下条件:

身份要求:持有外国永久/长期居留权,且2年内累计居留不少于18个月/5年内累计居留不少于30个月;

学历要求:具有高中毕业文化程度(需学历教育),即需教育主管部门认可的高级中等学校接受高中教育;

考试科目:

文科:语文、数学、英语、历史/地理;

理科:语文、数学、英语、物理/化学;

总分750分。

制度矛盾点:尽管政策初衷是为港澳台及海外华侨学生开辟升学通道,但现实中,大量“应试型”华侨生通过身份转换参加联考,真正受国际教育者反而边缘化,暴露出制度与目标人群之间的错配。


稿定设计-15.jpg



二、利端剖析:

低分背后的真实优势

1. 考试难度相对较低

文科不设政治,理科不考生物,约60%题目为基础题

高考考察内容更为多样且深入,对考生要求更高。虽各地政策不同,但整体来看,高考竞争始终比联考激烈。

2. 招生机制具明显倾斜

尽管985高校扩招幅度不足1%,但华侨生可报考的内地高校多达378所几乎涵盖全部985和211院校。且院校录取分数一般远低于高考(例如,韶关学院2025年文科本科线仅为460分,远低于广东高考投档线)

3. 语言文化优势突出

中文作为主要语言考试科目,降低了语言障碍;


稿定设计-3.jpg




三、弊端揭露:

热度背后的结构性危机

1. “高考化”倾向日益加剧

语文学科中文言文比重持续上升,对国学类知识的考查也更加深入和细致;

数学方面,压轴题的难度显著加大,整体水平已逼近高考二卷的标准;

英语试题则呈现出阅读篇幅延长、语法改错更具干扰性等特点;

综合科更加强调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与跨学科整合能力,迁移类试题成为常见考点。

2. 资源错配、扩招跟不上需求

报考人数自2021年起增长166%,但优质高校扩招不足3%;

新增院校多数为普通本科或民办高校,如广州华立学院,仅提供近200个名额,难以承载持续增长的生源压力。

3. 信息壁垒与中介乱象频出

部分机构打出“保送清北”口号,误导家长;而2025年清北实际录取线约为650分以上,远高于大部分考生能力层级;

身份造假问题严重,部分考生因提供虚假居留材料被取消资格。


稿定设计-11.jpg



四、数据透视:

冰山之下的被忽视现实

核心结论:港澳台联考已从“政策优惠”逐渐演变为“身份博弈”,真正的“低分红利”窗口正在急剧收缩。





五、政策预判:

未来走向更严还是更宽?

1. 审核趋严已成定局

自2025年起,华侨生必须提交海牙认证居留文件,严防“挂名华侨”;

2. 招生扩容依旧受限

内地本科虽有扩招趋势,但幅度有限,难以匹配考生日益高涨的报考热度,录取率预计将持续走低;

未来变量或来自港澳高校内地校区(如港大深圳校区)政策协同。



华侨生参加港澳台联考既有优势,也存在一定局限,但总体来看利大于弊,这也是越来越多家庭将其作为升学首选的重要原因之一。希望每一位华侨考生都能坚定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业路径。

稿定设计-10.jpg

以上就是今天关于港澳台联考的全部内容啦,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港澳台联考信息,可以添加下方老师咨询哦~

联考中国肖老师:(微信同号)15361869967

联考中国佳佳老师:(微信同号)18922873397

华侨港澳台联考培训学校二维码
热门学校